跳到主要内容

CAP理论

理论知识

在一个分布式系统(指互相连接并共享数据的节点的集合)中,当涉及读写操作时,只能保证一致性(Consistence)、可用性(Availability)、分区容错性(Partition Tolerance)三者中的两个,另外一个必须被牺牲。

分布式系统并不一定会互联和共享数据。最简单的例如 Memcache 的集群,相互之间就没有连接和共享数据,因此 Memcache 集群这类分布式系统就不符合 CAP 理论探讨的对象;而 MySQL 集群就是互联和进行数据复制的,因此是 CAP 理论探讨的对象。

CAP 关注的是对数据的读写操作,而不是分布式系统的所有功能。例如,ZooKeeper 的选举机制就不是 CAP 探讨的对象。

一致性(Consistency),对某个指定的客户端来说,读操作保证能够返回最新的写操作结果。

可用性(Availability),非故障的节点在合理的时间内返回合理的响应(不是错误和超时的响应)。

分区容忍性(Partition Tolerance),当出现网络分区后,系统能够继续“履行职责”。

虽然 CAP 理论定义是三个要素中只能取两个,但放到分布式环境下来思考,我们会发现必须选择 P(分区容忍)要素,因为网络本身无法做到 100% 可靠,有可能出故障,所以分区是一个必然的现象。如果我们选择了 CA 而放弃了 P,那么当发生分区现象时,为了保证 C,系统需要禁止写入,当有写入请求时,系统返回 error(例如,当前系统不允许写入),这又和 A 冲突了,因为 A 要求返回 no error 和 no timeout。因此,分布式系统理论上不可能选择 CA 架构,只能选择 CP 或者 AP 架构。

Paxos算法本身能提供的是,可靠的最终一致性保证。如有足够的隔离性措施,中间状态的无法被客户端读取,则可以达到强一致性,这种属于CP架构。其它情况,就是AP架构。

CAP定理存在不少坑点,理解起来很是令人费解。 1、适用场景。分布式系统有很多类型,有异构的,比如节点之间是上下游依赖的关系,有同构的,比如分区/分片型的、副本型的(主从、多主)。CAP定理的适用场景是副本型的这种。 2、一致性的概念,从强到弱,线性一致性、顺序一致性、因果一致性、单调一致性、最终一致性,CAP中的一致性应该是指线性一致性。 3、CAP中的一致性,与ACID中的一致性的区别。事务中的一致性,是指满足完整性约束条件,CAP中的一致性,是指读写一致性。 4、CAP中的可用性,与我们常说的高可用的区别。比如HBase、MongoDB属于CP架构,Cassandra、CounchDB属于AP系统,能说后者比前者更高可用么?应该不是。CAP中的可用性,是指在某一次读操作中,即便发现不一致,也要返回响应,即在合理时间内返回合理响应。我们常说的高可用,是指部分实例挂了,能自动摘除,并由其它实例继续提供服务,关键是冗余。 5、哪些情况属于网络分区。网络故障造成的分区,属于。节点应用出现问题导致超时,属于。节点宕机或硬件故障,不属于。

CAP 关注的粒度是数据,而不是整个系统。所以在 CAP 理论落地实践时,我们需要将系统内的数据按照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分类,每类数据选择不同的策略(CP 还是 AP),而不是直接限定整个系统所有数据都是同一策略。

CAP 是忽略网络延迟的。

正常运行情况下,不存在 CP 和 AP 的选择,可以同时满足 CA。

放弃并不等于什么都不做,需要为分区恢复后做准备。

ACID 中的 A(Atomicity)和 CAP 中的 A(Availability)意义完全不同,而 ACID 中的 C 和 CAP 中的 C 名称虽然都是一致性,但含义也完全不一样。ACID 中的 C 是指数据库的数据完整性,而 CAP 中的 C 是指分布式节点中的数据一致性。再结合 ACID 的应用场景是数据库事务,CAP 关注的是分布式系统数据读写这个差异点来看,其实 CAP 和 ACID 的对比就类似关公战秦琼,虽然关公和秦琼都是武将,但其实没有太多可比性。

BASE 是指基本可用(Basically Available)、软状态( Soft State)、最终一致性( Eventual Consistency),核心思想是即使无法做到强一致性(CAP 的一致性就是强一致性),但应用可以采用适合的方式达到最终一致性。

BASE 理论本质上是对 CAP 的延伸和补充,更具体地说,是对 CAP 中 AP 方案的一个补充。CAP 理论是忽略延时的,而实际应用中延时是无法避免的。AP 方案中牺牲一致性只是指分区期间,而不是永远放弃一致性。

个人理解

设计分布式系统的两大初衷:横向扩展(scalability)和高可用性(availability)。“横向扩展”是为了解决单点瓶颈问题,进而保证高并发量下的「可用性」;“高可用性”是为了解决单点故障(SPOF)问题,进而保证部分节点故障时的「可用性」。由此可以看出,分布式系统的核心诉求就是「可用性」。这个「可用性」正是 CAP 中的 A:用户访问系统时,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得到合理的响应。

为了保证「可用性」,一个分布式系统通常由多个节点组成。这些节点各自维护一份数据,但是不管用户访问到哪个节点,原则上都应该读取到相同的数据。为了达到这个效果,一个节点收到写入请求更新自己的数据后,必须将数据同步到其他节点,以保证各个节点的数据「一致性」。这个「一致性」正是 CAP 中的 C:用户访问系统时,可以读取到最近写入的数据。

需要注意的是:CAP 并没有考虑数据同步的耗时,所以现实中的分布式系统,理论上无法保证任何时刻的绝对「一致性」;不同业务系统对上述耗时的敏感度不同。

分布式系统中,节点之间的数据同步是基于网络的。由于网络本身固有的不可靠属性,极端情况下会出现网络不可用的情况,进而将网络两端的节点孤立开来,这就是所谓的“网络分区”现象。“网络分区”理论上是无法避免的,虽然实际发生的概率较低、时长较短。没有发生“网络分区”时,系统可以做到同时保证「一致性」和「可用性」。

发生“网络分区”时,系统中多个节点的数据一定是不一致的,但是可以选择对用户表现出「一致性」,代价是牺牲「可用性」:将未能同步得到新数据的部分节点置为“不可用状态”,访问到这些节点的用户显然感知到系统是不可用的。发生“网络分区”时,系统也可以选择「可用性」,此时系统中各个节点都是可用的,只是返回给用户的数据是不一致的。这里的选择,就是 CAP 中的 P。

分布式系统理论上一定会存在 P,所以理论上只能做到 CP 或 AP。如果套用 CAP 中离散的 C/A/P 的概念,理论上没有 P 的只可能是单点(子)系统,所以理论上可以做到 CA。但是单点(子)系统并不是分布式系统,所以其实并不在 CAP 理论的描述范围内。